为深入贯彻国家教育部、自治区教育厅对各高校在疫情期间做到“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相关要求部署,学校依据《内蒙古医科大学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运行条例》,依托学校“二级督导、三级管理”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优势,及时转变思路,优化和完善教学质量监控工作方式,切实加强疫情期间学校本科线上教学质量监控工作。教务处系统梳理了学校开学第一周的线上教学情况,结合学校校级教学督导委员会反馈、二级学院教学管理干部反馈、学校教学信息员问卷调查反馈,对学校第一周本科在线教学情况报告如下:
一、在线教学总体运行情况
学校经过前期积极准备,于3月2日正式开学,组织全校师生开展在线教学。开学第一周,依托超星一平三端(学习通)网络教学平台,利用教育部推荐的优质教学资源和自制的视频讲解等,利用直播、资料学习、答疑讨论、课堂测验和布置作业等各种课程活动,有效地开展教学,保证了线上教学秩序的平稳进行。开学第一周全校共有548门课程进行线上授课,开课教师530人,线上学习学生94560人次,教师批阅作业次数为936次。
1.师生开展线上教学的参与度。开学第一周,我校在线教学课程师生参与积极,师生累计活跃度达2273390。教师活跃度排在前三位的是基础医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药学院。学生活跃度排在前三位的是第一临床医学院、药学院、中医学院。

2.教师在线建立课程情况。我校教师都能及时建立在线课程,建课高峰期为开学前一周的2月28日,95%以上的课程均在3月2日前建立完成,建课内容丰富、完成质量高。

3.在线教学资源使用情况。在线课程教学资源上传丰富,种类齐全,包括图片、视频、音频、PPT、Word、Excel各种资料。其中以图片最多(共71942幅),教学视频(共7665个)与教学PPT(共5711)的使用量位于第二位和第三位。


4.在线课程学生访问量。根据访问量统计,开学第一周排在前五位的优质课程有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断层解剖学、药理学、医学微生物学、当代医学英语综合教程Ⅱ。

5.学生在线学习的关注度。学生在线学习出勤率高,平台在线考试完成率100%。


除利用一平三端教学平台外,还有部分教师利用钉钉直播、腾讯视频、QQ会议直播、雨课堂等软件开展直播教学、联络学生和答疑解惑,很多老师和学生班级建立了微信群、QQ群等进行学习沟通交流,均起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目前授课教师均能流畅开展线上教学,学生充分利用各种资源进行线上学习、完成课程作业,学习热情高涨,同学还能有效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微信群等与教师进行互动和交流。师生均展现出良好的精神风貌和积极应对疫情的决心。
二、教学质量保障实施情况
1.积极动员、制度保障
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在线课程教学质量,针对学校开展在线课程教学,在开学前一周由分管教学副校长专门召开了学校在线课程教学工作动员会。会议起到了积极动员、明确责任、齐心协力、共克难关的显著成效。学校教务处积极应对,制定了《内蒙古医科大学加强疫情防控期间本科线上教学质量监控工作实施方案》内医教发 [2020] 8 号文件。从制度上保障了在线课程教学质量监控有章可循,有规可依。
2.统筹规划、有序进行
(1)充分发挥学校教学督导委员会的作用。开学第一周,学校教学督导委员会转变工作方式,将从前的面对面督导检查方式转变为目前的线上督导。学校教学督导委员会全部成员将进入线上授课平台,实时了解、督导、检查授课教师的课前准备、授课过程、课后辅导等教学活动,得到及时客观的教学督导结果并向教学单位反馈。
(2)充分调动各教学单位的自主性和责任担当。各教学单位根据疫情防控期间开展线上教学的实际情况,由分管教学工作负责人负责,制定线上教学质量监控工作实施方案,及时转变教学质量监控工作方式,采取多种办法、通过多条途径创造性的对线上教学进行教学质量监控。
(3)充分发挥学生信息反馈的作用。利用已有的学生信息员群体,及时收集学生对线上教学的意见和建议。制作专门针对线上学习的调查问卷,了解学生的要求和反映,及时反馈至各教学单位。
三、对第一周线上教学的反馈意见
1.各级教学管理人员反馈情况
(1)因平台使用人数多、网络配置等原因,教师在上传资料时有传输不上去、个别教师上传后内容丢失等现象;学生网上学习有卡顿、延迟等现象。签到、实时互动等数据延迟,不好实施,需要其他手段在或平台加以补充。
(2)超星学习通平台暂未开通教学督导功能,目前各级教学督导委员会以管理员身份进入后台监控教学质量。管理员的权限较大,后台实施督查使易出现误删上传内容、更改设置等问题。
(3)线上教学不能实时掌握学生理解的情况,目前通过讨论和作业等环节作为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的方式,方法单一。
(4)蒙医药学院课程以蒙古语教学为主,该平台无法识别蒙古文, 导致“活动”功能中的主体讨论、测验等无法使用,而群聊功能存在缺陷,部分学生无法进入班级群聊中,从而影响了课堂效果。
2.校级教学督导委员会反馈情况
开学第一周校级教学督导委员会督查了来自第一临床医学院、基础医学院、护理学院、蒙医药学院等10个学院的73门线上课程,督查发现学生们线上参与度较高,多门课程都是到课率100%,在线课程总体运行良好。线上建课较为完善以及与学生互动较为突出的课程有第一临床医学院的《急救医学》、《临床基础检验学》,基础医学院的《病理生理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民族理论与政策》等课程。
存在的问题有:
(1)部分线上课程还没有建课或建课不够完善,有的课程还没有建班,所以平台监控反映学生互动、作业完成以及学习访问量等项目均是0,还有一些课程项目内容不全或资源匮乏。
(2)抽查内蒙古临床医学院的教师超星平台建课数目较少,建课教师只有16位,建课率仅8.7%。对于其他平台授课情况了解不详。
(3)部分偏远农村牧区网络信号差,影响学生正常上课。此外,也有部分学生在网上签到离开,不参与正常的线上教学。
3.学生教学信息员反馈情况
开学第一周教务处针对在线教学的网络运行、平台操作、学生满意度、教学课程等情况进行了学生问卷调查。发放线上在线课程教学调查问卷152份,根据学生教学信息员的反馈,我校在线教学情况总体良好。学生均具备网络在线学习条件,而且都已经熟练掌握在线教学平台的使用操作。100%的学生都能接受在疫情情况下学校开展在线课程教学。95%以上的调查学生认为,学校第一周开设的在线课程教学目标清晰,在线课程的设计安排、平台资料能够很好的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学生对开展在线教学课程的老师较为满意。
四、对线上教学的建议
经过一周的在线教学和学习,我校在线教学运行总体良好,教学质量得以保障。教学管理部门统筹协调,精准把握;教学督导积极配合,全面监督;各教学单位压实主体责任,跟进及时;全体教师充分发挥了主人翁的精神,展现出良好的教学风貌;全体同学认真学习,效果良好。
针对第一周教学反馈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1.线上教学对学生、对教师是一个新生事物,在疫情期间初次大面积使用,难免会出现各类问题。但现行教育教学手段不断更新,线上教学已经成为一个发展趋势,各教学单位,尤其是广大教师要逐步探索,建立更加完善的线上教学的实施体系。
2.除了录播方式外,建议能够较为顺畅地运行直播功能,授课教师可间断性地采用直播方式对一个章节进行总结,以促进线上教学的效果。
3.线上开课教师需进一步了解学生在线学习情况。加强与学生的线上互动,如组织线上讨论、答疑辅导、布置在线作业,进行在线测验等学习形式考核督促学生,服务学生在线学习,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课程挑战性。
4.对于蒙古语授课的教师,可通过多渠道进行在线教学,以发语音的形式解答学生的疑问或者根据课程内容与学生沟通较为便捷有效。同时保证学生及时提问、反馈、分享自己的想法。
5.各二级学院对使用超星平台以外的途径(如腾讯视频、QQ课堂等)进行线上教学的课程与教师,要采取相应的监督手段,确保线上教学质量。
6.各二级学院对于本单位授课教师的建课与授课情况要采取多种方式跟踪管理,对于建课内容不全、不符合要求的教师要适时督促,对本单位的线上教学总体情况做到心中有数,管理有力。
望广大师生继续以良好的教学热情投入教学活动当中,各教学单位守紧质量监控意识毫不放松,针对存在的问题继续优化,多渠道、多思路解决问题,确保我校在线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内蒙古医科大学教务处
2020年3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