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云”端共同坚守,线上教学平稳运行
内蒙古医科大学2022年春季学期本科线上教学
第二周运行报告
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为保障学校教学工作运行平稳,根据自治区教育厅有关要求、学校疫情防控工作总体安排,及《内蒙古医科大学2022年春季学期疫情防控期间教学工作实施方案》(内医教发〔2022〕5号)有关文件精神,学校第二周本科教学继续采取线上教学为主的形式进行,落实“返校迟、学习不迟,课堂停、课程不停”基本原则。教务处对第二周教学运行情况进行了系统梳理,现报告如下。
一、理论与实验教学
开学第二周,广大师生共同坚守“云”端,开展线上教学。理论教学方面,各教学单位利用超星学习通、智慧树等线上教学平台资源,按照课程表安排,以直播方式为主开展线上教学,共开出线上课程1769门次,涉及授课教师2682人次,听课学生66371人次,学生整体出勤率为92.1%。其中,直播课1434门次,录播课243门次,直播课占全部理论课程的85.5%。实验教学方面,各教学单位共开出92门次,主要通过线上虚拟仿真实验平台或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共享平台(http://www.ilab-x.com)开展,并进行线上学业指导。





二、毕业(生产)实习教学
在呼和浩特市地区进行毕业(生产)实习的学生共涉及临床医学、口腔医学、麻醉学、医学影像学等16个本科专业1245人,根据中高风险地区疫情防控要求,分别在新华校区、内蒙古临床医学院、精神卫生学院实行封闭式管理。为保障相关本科专业学生实习教学不断线,教务处继续统筹安排实习学生开展线上为主、线下为辅的实践技能培训。
线上实践技能培训方面,各教学单位按照毕业(生产)实习科室轮转表设定教学内容,利用超星学习通、智慧树等平台网络资源共享课程与校内自建课程开展线上培训。其中,网络资源共享课程12门,校内自建课程15门,涉及授课教师136人次。
线下实践技能培训方面,新华校区住宿的15个本科专业1144名学生统一安排在医学模拟中心分组进行,要求每组学生不超过20人,每次线下培训总量不超过5个组。本周40名教师共开展培训59次,学生出勤率为95%以上。其他实习学生根据相关实习单位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






三、教学质量保障
为保障教学质量不打折扣,教务处、学校教学督导委员会、各教学单位继续开展线上、线下教学检查、督导等工作,推进教学管理持续加强。
教务处提前制定了第二周教学检查安排表,全体教学管理人员按照检查安排,结合第一周教学检查反馈情况,每天利用内蒙古医科大学教学大数据分析平台对全校线上教学运行情况进行线上巡查,每天实地深入医学模拟中心各技能训练室进行线下检查,加强教学检查的针对性和效果。学校教学督导委员会15位专家本周重点对基础医学院、中医学院、蒙医药学院、二附院、赤峰临床医学院等21个二级教学单位78门次课程进行了督查,其中线上直播/录播课程56门次,线下实践技能培训课程22门次。各教学单位领导、教学管理人员及教学督导成员继续开展内部教学检查,登陆线上教学平台通过实时听课方式对教师课堂教学情况进行督导。



线上教学改变的是“方式”,不变的是“质量”。开学第二周,全校整体教学运行情况良好,线上教学平稳推进,线下技能培训有序进行。针对督导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部分教师线上课程未开展签到、学生响应度不够、学习热情不够高,线下技能培训存在个别学生迟到、个别课程学生较多、场地拥挤、培训用品不足等问题,及时反馈至涉及教学单位,要求相关单位做好后续课程的改进及跟踪检查工作,同时提请教学督导委员会继续跟踪检查。通过校院二级教学管理人员、教学督导人员对校本部及各临床医院课程全面督查,保障线上教学与线下课堂教学实质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