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首页

教务动态
当前位置是: 首页 -> 教务动态 -> 正文

师生坚守同抗疫,线上教学保运行 内蒙古医科大学2022年春季学期本科线上教学第一月运行报告

作者: 发布时间:2022-04-01 点击量:

师生坚守同抗疫,线上教学保运行

内蒙古医科大学2022年春季学期本科线上教学第一月运行报告

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的是广大学生的学习方式,却不能阻挡学习的进程。在2022年春季学期,为保障教学工作运行平稳,根据自治区教育厅有关要求、学校疫情防控工作总体安排,及《内蒙古医科大学2022年春季学期疫情防控期间教学工作实施方案》(内医教发〔2022〕5号)等文件精神,学校科学谋划,畅通网络平台,开学第一月的本科教学组织广大教师采取线上教学为主的形式进行,实现了“返校迟、学习不迟,课堂停、课程不停”根本目标。教务处对第一个月教学运行情况进行了系统梳理,现报告如下。

一、理论与实验教学

开学第一个月,广大师生共同坚守“云”端,开展线上教学。针对我校多科性医科大学本科教学的特点,学校对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实习实训分别做出合理规划。理论教学方面,各教学单位利用超星学习通、智慧树等线上教学平台资源,按照课程表安排以直播方式为主开展线上教学,共开出线上课程7251门次,涉及授课教师11651人次,听课学生261297人次,学生整体出勤率为91.51%。其中,直播课5779门次,录播课927门次,直播课占全部理论课程86.47%。实验教学方面,各教学单位通过线上虚拟仿真实验平台或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共享平台(http://www.ilab-x.com)进行了创新性教学实践,共开出实验课545门次,部分不适合线上教学的实验、见习课程,各教学单位从整体考虑,对实验、见习教学的内容进行了调整,待学生返校后补授。

二、毕业(生产)实习教学

毕业(生产)实习是医学专业教育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为保证在呼和浩特市地区进行毕业(生产)实习的1245名学生正常开展实习教学,学校根据中高风险地区疫情防控要求,教务处统筹安排实习学生开展了线上为主、线下为辅的实践技能培训。

线上实践技能培训方面,各教学单位按照毕业(生产)实习科室轮转表设定教学内容,利用超星学习通、智慧树等平台网络资源共享课程与校内自建课程开展线上培训,本月共开设课程31门。其中,转载转播智慧树、学习通等网络平台资源共享课程16门,校内自建课程15门,涉及培训教师136人次。授课依托网络课程开展2-4学时的线上网络专题培训621个,共2424学时,其中包括直播培训113个,共392学时,占总学时的16.17%,自建课程录播培训194个,共776学时,占总学时的32.01%,转播网络资源课程的培训314次,共1256学时,占总学时的51.82%。

线下实践技能培训方面,学校统一安排新华校区住宿的15个本科专业1144名学生在医学模拟中心分组进行实践技能训练,要求每组学生不超过20人,每次线下培训总量不超过5个组。54名教师共开展培训94次,学生出勤率在95%以上。

三、教学质量保障

为保障本月课堂教学质量,一个月以来,教务处将线上教学、线下实践技能培训的教学检查作为常态化工作,全体工作人员分组每天分别对线上课程与线下实践技能操培训进行了网络巡查与现场教学检查。同时,教务处会同学校教学督导委员会、各教学单位利用内蒙古医科大学教学大数据分析平台对全校线上教学运行情况进行线上教学检查,加强了教学检查的针对性,对前期检查中发现问题的教师及课程进行了点对点通报及后续的重点督查。通过教学检查,强化教师课堂教学质量意识,督促教师保质保量上好每一堂课。

线上教学改变的是“方式”,不变的是“质量”。开学第一个月,学校本科教学整体运行情况良好,线上教学平稳推进,线下技能培训有序进行,为全面复课、正常开展教学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