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抗疫,思政发力”—课程思政优秀教师教学展示
(第4期)
课程名称:基础护理学
主讲教师:杨佼佼
所在学院:护理学院
主讲教师简介:杨佼佼,硕士研究生,现为护理学院基础护理教研室教师。主要从事基础护理学、护理学导论、护理英语的教学和相关学科研究工作。在内蒙古医科大学第二届课程思政教学比赛中获得公共基础组一等奖。
展示主题:科学防疫,守护健康
《基础护理学》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展示
一、课程教学内容
《护士的职业防护》是本门课程第五章——病人的安全与护士的职业防护中的内容。安全是人类的基本需要,护理工作的环境是治疗和护理病人的场所,在为病人提供治疗和护理的过程中,护士可能会受到各种职业性有害因素的伤害。因此,护士在确保病人安全的同时,应做好职业防护,保障自身职业安全。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能正确叙述职业暴露和职业防护的概念;能正确说出护理职业暴露的有害因素;能正确列举常见的护理职业暴露。
【能力目标】
能根据病人的病情,在工作中采取标准预防措施;能针对常见的护理职业暴露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能针对常见的护理职业暴露采取正确的处理措施。
【课程思政目标】
1.结合目前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的护理工作,引导学生提高职业防护意识,增强防护能力,培养专业的护士职业素养;
2.增加学生的职业荣誉感和个人使命感,提升民族自豪感。
三、课程思政教育内容
1.提高职业防护意识,增强防护能力,培养护士职业素养“护人也要护己”,护士不仅要为病人提供安全、无差错的护理,还要在工作中保护自身免受损伤。通过案例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职业暴露的危害性和职业防护的重要性,从思想上重视,加强学习相关知识和技能,提高职业防护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2.增加职业荣誉感和个人使命感。通过疫情期间各地医务人员不畏艰险前往一线救治新冠病人的事迹,增加学生的职业荣誉感;同时结合当前的疫情形势,鼓励学生积极配合国家和学校的防控措施,做好个人防护的同时,主动向家人及朋友宣传新冠肺炎防护知识,在疫情防控中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从而增加学生的个人使命感。
3.提升民族自豪感。新冠疫情暴发以来,党和国家始终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一系列防疫举措兼具温度、速度和力度,如充足的防护用品保障、全民免费接种疫苗、建立方舱医院、停工停产、封控隔离等,彰显了全国人民上下一心、共同抗疫的凝聚力……借此将思政教育从职业素养和职业情感延伸至家国情怀,提升民族自豪感。
四、教学方法
1.启发式教学:在课程讲授中结合不同知识点提出不同层次的问题,启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兴趣。
2.互动式教学:让学生进行七步洗手法和戴口罩的展示,加强学生对标准预防措施的掌握。
3.案例教学法:通过列举临床上各种由于接触血源性病原体、锐器伤、配制化疗药物等造成的护理职业暴露案例,给学生以警醒,让学生认识到各种职业暴露的危害性和职业防护的重要性。
4.PPT讲授法:展示概念、图表、视频、结论等,是主要的授课形式,串联整个教学过程涉及的内容,概括重要知识点并总结整体教学的脉络。
5.演示教学法:教师针对常见护理职业暴露中的涉及的预防措施和应急处理要点及注意事项,借助视频进行演示,帮助学生理解、掌握。如各种防护用品的使用方法,防护服的穿脱、手套的穿脱及发生锐器伤后处理伤口的方法等。并向同学介绍一些新产品新技术,如全自动化疗药物配制机器人、全自动静脉采血机器人等,让学生了解护理职业防护方面的新进展。
五、课堂风采展示















六、教师寄语
思政育人,也是育己的过程。生命是最宝贵的,从事卫生事业的人不仅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更要有内化于心的职业道德。疫情当前,医学生要有关注、有思考、有行动,做好科学防护,积极发展自我。
护理学院基础护理教研室杨佼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