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首页

教务动态
当前位置是: 首页 -> 教务动态 -> 正文

主题教育|教务处组织召开临床教学虚拟教研室建设经验交流暨工作推进会

作者: 发布时间:2023-05-08 点击量:

教务处组织召开临床教学虚拟教研室建设经验交流暨工作推进会

5月6日上午,学校临床教学虚拟教研室建设经验交流暨工作推进会在金山校区交流中心多功能厅召开。学校党委书记、校长赵云山,党委委员、副校长鲁海文,教学督导委员会主任刘志跃,党委委员、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部长(主任)高乐,教师工作部(教师发展中心)部长(主任)王进文,学生工作部(学生工作处、武装部)部长(处长)苏雅拉图,团委书记张强,发展规划处副处长张伟,教务处处长薛明明,实践教学基地管理处副处长那日苏,医学模拟中心副主任马超出席会议。会议采取现场会议与线上会议结合的方式进行,由教务处处长薛明明、副处长张海峰主持。

赵云山书记为大会致辞。赵书记在致辞中指出,虚拟教研室建设是顺应国家“数字中国”“教育强国”及“学习型社会”建设需要的重要举措,是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的新探索和新模式。学校应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整合自治区优质临床教学资源,加快推进临床教学同质化进程。教务处、各临床医学院、附属医院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打造高水平临床教学“金师”团队;以课程建设为核心,完善高标准临床教学“金牌”体系;以资源整合为抓手,打造高质量临床教学“金字”招牌。赵云山呼吁各临床医学院、附属医学深化医教研协同发展,与学校一道,带动广大师生携手笃行,全力做好学校2023年“申博”“迎评”两件要事,共同推动自治区高等医学教育及医疗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

教务处工作人员宣读内蒙古医科大学第一批、第二批临床教学虚拟教研室名单。主席台就坐的学校领导为11个临床教学虚拟教研室主任单位、副主任单位授牌。

鲁海文副校长作了题为“坚持医教协同,“虚实”结合,提升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主题报告。他详细介绍了学校本科专业建设发展情况,强调要注重临床教学同质化建设,加强医教协同,组建高水平教学团队,建立优秀课程体系。鲁海文从现有的工作举措和阶段性成果两方面介绍了学校临床教学虚拟教研室建设现状,希望各临床教学虚拟教研室立足人才培养,保质保量完成建设规划任务;立足学校发展,加强与国内院校交流合作;立足更新理念,探索国际医学教育交流合作。

刘志跃教授以“关于集体备课的几点思考”为题,深刻阐述了集体备课的目的与意义、现状与问题、原则流程与方式类型等内容。他指出集体备课应始终围绕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三要素进行,针对不同课程类型和内容具体实施。教员要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教学风格,力求做到脑中有纲(纲要)、胸中有标(课标)、腹中有书(教材)、目中有人(学生)、心中有法(教法)、手中有技(现代教育技术);注重对个人初备、集体研讨、完善设计、效果跟踪、课后反思等环节的全程把控,做好备课记录,重视知识保护等。

薛明明处长作了题为“深化课程思政建设的基本现状和实践反思”的主题讲座,详细梳理了我国高等教育课程思政的发展历程与基本现状,阐述了我校课程思政建设的思路与举措、实践反思与改进路径等。薛明明指出,学校课程思政建设虽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仍存在理念把握不准、建设积极性不高、设计不合理等问题,广大临床教师要深刻把握课程思政融入课堂教学的要求和标准,将思政教育有机融入教学方案、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和学生的自主学习中,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努力在明道、信道的基础上传道、授业、解惑。

外科学虚拟教研室主任刘瑞教授以“以赛促建,教研引领”为题分享了外科学虚拟教研室的建设经验,包括如何做好人才培养五大内功,做好以赛促练、以赛促改;如何通过虚拟教研室平台开展集体备课、教学查房;如何推广建设成果,实现医、教、研相融合等。

儿科学虚拟教研室主任杨光路教授作了题为“立足团队建设,推动儿科学课程教学发展”的主题分享。介绍了儿科学虚拟教研室在完善规章制度、开展集体备课、加强课程建设、召开教学会议、开展教学评价、强化师资培养、保障教学质量等方面的建设经验。

皮肤性病学虚拟教研室主任韩建文教授以“优质资源共建共享,促进临床教学同质化”为题,从学科的基本情况、教学大纲的修订、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过程性考核的不断完善及经验拓展等方面,分享了皮肤性病学虚拟教研室的建设规划情况。

此次会议有助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临床教学虚拟教研室建设,推进临床教学同质化进程。会议得到了各临床医学院广大教师的广泛关注,线上会议平台显示,从会议开始至结束,线上参会人数一路攀升,包括各临床医学院、附属医院12个分会场在内,共有1146位教师在线参加本次会议。

教务处

2023年5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