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日前公示2017年度示范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名单,本次共有91所高校的105个项目进入公示名单。其中,内蒙古医科大学凭借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蒙药制剂“森登-9”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虚拟仿真实验项目获得药学类国家级实验教学项目,成为内蒙古唯一入选高校。
该虚拟仿真实验项目由我校教务处组织申报,药学院药物分析教研室主任张屏教授主持,药物分析教学团队承担制作。我校药物分析教学团队为自治区优秀教学团队,药物分析课程为自治区级精品课程。药物分析教研室一直坚持教学和科研相结合,近三年来获得自治区级教改项目1项,发表相关教学研究论文10余篇;承担国家、省部级科研课题10多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


高效液相已经成为现代仪器分析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对于本科生来说,学习这部分内容,需要花费大量课时,并且还要求实验仪器充足。高效液相造价昂贵,这对于大部分中西部院校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线下的药物分析实验课中,液相色谱法含量测定仅涉及简单的验证性实验,“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丹参片中丹参酮IIA的含量”。通过该实验,学生熟悉高效液相色谱的操作方法,掌握外标法测定制剂的标示百分含量。但是,对于高效液相色谱的仪器原理、建立含量测定方法时的方法学考察内容并不清楚。虚拟仿真实验弥补了线下实验课的不足,以医院制剂蒙药“森登-9”为对象,讲述了制定含量测定质量标准的内容,包括指标性成分的选取、分析方法的验证、样品的含量测定,同时对高效液相色谱的原理、仪器构造和使用方法进行了详述,极大地丰富了实验教学的内容。

虚拟实验是传统实验方式的革新,建立在虚拟的实验环境之上,不仅可以突破时空限制,提高实验效率,还具有实验的可扩展性、易考核性与面向对象的针对性,极大地提升了教学的广度与深度。在虚拟实验平台上可以共享各种教学资源,包括软件、视频、2D或3D动画、课件、文档等,使学生在进行真实实验之前达到一个很好的预习效果,实验过程中和实验结束后强化知识掌握,做到时时能学、处处可学,随时随地获取所需知识。教师可通过平台的管理端组织仿真考试和理论考试,并可通过在线监控和在线答疑实时掌握各种资源的使用情况、并进行在线辅导、答疑互动和评价考核,从而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