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学时刻,杏林有约”
虚拟教研室临床教学系列研讨活动(第一期)
——学校外科学虚拟教研室第三期课程思政研讨会
编者按:
为进一步推进医学教育教学改革,不断夯实人才培养中心地位和本科教学基础地位,提高医学教育质量,推动医学教育创新发展,共同分享临床教学的经验和成果,促进课程思政在临床教学中的渗透融合,加快推进临床教学同质化建设,学校依托临床教学虚拟教研室,开展“研学时刻,杏林有约”系列临床教学研讨活动。
各临床教学虚拟教研室紧跟国家政策导向,遵循医学教育基本规律,打破传统办学地域限制,锚定医学专业人才的社会需求目标,在校内各临床医学院、附属医院之间组织开展系列教学研讨活动,基于现代信息技术,努力实现优势资源互补,推动医学教育转型发展,贯通教研组织新形态,探索教育改革新途径,促进医教协同新发展,开创学校本科教育教学新格局。
本期内容:
外科学虚拟教研室第三期课程思政研讨会
为全面推进学校课程思政建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强化课程育人导向,挖掘和丰富课程育人内涵,充分发挥课堂教学育人主渠道作用。2023年10月27日,学校外科学虚拟教研室组织召开教学研讨会,以临床医学专业课程思政建设为主要内容,深入开展研讨活动。本次活动作为学校“研学时刻,杏林有约”虚拟教研室临床教学系列研讨活动的第一期,由学校教务处主办,外科学虚拟教研室承办,外科学虚拟教研室副主任、包头临床医学院姚碧辉教授主持,外科学虚拟教研室及其他虚拟教研室的200余名教师参加了活动。
此次活动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主会场设在学校第一临床医学院,在内蒙古临床医学院、包头临床医学院、通辽临床医学院分别设立了分会场。


第一临床医学院主会场

内蒙古临床医学院分会场

包头临床医学院分会场

通辽临床医学院分会场
这次研讨会上,邀请了第二届全区本科高校课程思政教学大赛实践类课程组一等奖获得者张丽媛副主任医师和全国青年教师课堂技能大赛三等奖获得者甄志龙副主任医师分享比赛经验。两位老师从自身参赛经历出发,深入的诠释了临床教学课程思政的重要性,系统的回答了如何将课程思政融入课堂中,临床病案中的课程思政元素如何转化为教学案例,临床教师如何发掘课程思政元素等一系列问题,使与会教师受益匪浅。
讨论交流阶段,外科虚拟教研室主任、第一临床医学院刘瑞教授与参会教师共同探讨了如何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外科学医学教育相结合,以培养出更具有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的医学人才。与会教师认为,外科学作为一门实践性强的学科,需要学生具备扎实的医学知识和技能,但同时也不能忽视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张丽媛作“课程思政比赛经验分享”主题报告

甄志龙作“课程思政与课堂教学——以骨科为例”主题报告
活动最后,教务处副处长李永乐教授总结发言,他指出通过外科医学与思政教育的融合,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医患沟通能力。同时,这种教学方式也有助于提高外科医学教育的综合性和趣味性,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兴趣。

教务处副处长李永乐在线点评
临床教学研讨活动是加强实践教学改革、推动产学研合作、开展综合性临床案例整合、课程思政教学设计、病案转化教学案例等教学改革与实践工作的重要抓手,对于推动学校医学教育的发展和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