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推进学校一流本科课程建设与发展,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效能,3月14日,学校在金山校区交流中心多功能厅召开了内蒙古医科大学一流本科课程建设与运行推进会。学校党委委员、副校长薛明明出席会议。会议由教务处副处长李永乐主持。



会议特邀请学校党委委员、副校长薛明明教授、基础医学院院长李志军教授、护理学院周妹副教授、马克思主义学院薛宁副教授围绕学校本科课程建设、虚拟仿真实验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和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建设与运行作专题报告。

基础医学院院长李志军教授作虚拟仿真实验课程建设专题报告,题目为《虚拟化、数字化技术在医学课程中的应用》。李志军教授结合多年教学经验和丰富的教学案例,介绍了虚拟仿真技术在突破课堂时空限制、满足师生交互共享等方面的功能及其在医学课程中的实际应用,展现了科技与医学教学相结合的独特魅力。

护理学院周妹副教授作专业核心课程建设专题报告,题目为《以专业岗位能力为导向的专业核心课程建设经验分享——以〈健康评估〉课程为例》。周妹副教授结合护理学专业特点与职业需求,分享了《健康评估》课程在专业核心课程认定、线上课程建设、重构教学内容、转变期末考试命题方向、优化考核方式、融入德育教育等方面的教育教学改革经验,分享了课程育人成效。

马克思主义学院薛宁副教授作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建设与运行专题报告,题目为《浅谈如何开展混合式教学——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为例》。薛宁副教授针对以往教学中注重理论讲授、学生参与度不高等痛点问题,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为例,分享了该课程教学运行的实践经验,从重构教学过程和教学内容、优化评价体系等方面讲解如何打造在线课程与本校课堂教学相融合的混合式“金课”。

学校党委委员、副校长薛明明教授作学校本科课程建设专题报告,题目为《抓好本科课程“新基建”,推进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薛明明副校长梳理了当前课程建设的最新发展趋势,总结了学校精品课程、一流本科课程建设成效,倡导学校教育教学管理者和一线教师在推进专业核心课程广泛使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课程与专业课程有机融合以及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成为新常态三方面下功夫、求突破、见实效,将先进的教育理念、前沿的教学内容真正作用在学生身上,推动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向更高质量发展,为建成具有区域特色的一流医科大学贡献应有力量。
本次会议采取“线下主会场+线上分会场”的方式进行,校本部各学院分管教学院长、教学办公室负责人及相关工作人员、校级一流本科课程负责人及团队成员共计196人线下参会;各临床医学院分管教学院长、教学办公室负责人及相关工作人员、教研室负责人、校级一流本科课程负责人及团队成员共计437人参加线上分会场。
线上分会场

第一临床医学院

第二附属医院

附属肿瘤医院

内蒙古临床医学院

赤峰临床医学院

鄂尔多斯临床医学院

通辽临床医学院

巴彦淖尔临床医学院

精神卫生学院

第四附属医学院

中医临床医学院

第五临床医学院
课程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载体,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环节,只有把课程建强用好,才能真正提升人才培养质量。2024年是学校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和谱写学校教育教学新篇章的关键之年,希望学校广大教育教学管理者和一线教师建好课、用好课,持续更新教育观念、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注重育人实效,为打造更多高水平“金课”凝心聚力、赓续奋斗!
教务处
2024年3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