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成功举办内蒙古医科大学加强临床医学、中医学专业本科水平测试工作研讨会
为充分发挥全国医学院校水平测试结果在学校医学本科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导向作用,有针对性的修订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调整教育计划,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多方协同推进水平测试相关工作落实,实现临床医学、中医学本科专业水平测试成绩有效提升,增强水平测试对学校医学生医学人文素养、医学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临床技能的评价指导作用,促进学校医学本科教育与全国高等医学教育充分接轨,推进学校医学教育质量和水平的不断提升,2021年10月28日下午15:00,在金山校区精诚楼4楼会议室举办了内蒙古医科大学“加强临床医学、中医学专业本科水平测试工作研讨会”。学校党委副书记、校长赵云山,教务处处长薛明明,学生工作部副部长张强,人文教育学院院长温国政,附属人民医院院长杨学军、口腔医学院院长金武龙、教务处副处长李永乐,基础医学院副院长包丽丽,中医学院副院长张锁、附属医院副院长任建军及各教学单位教学办公室主任共计22人出席了现场会。同时呼市地区以外各临床医学院分管教学副院长、教办负责人共计16人参加了视频线上会议。研讨会由教务处处长薛明明主持。

研讨会首先由学校党委副书记、校长赵云山讲话。赵云山校长从怎样培养合格的医学生;怎样科学测评学生学业水平;怎样规范各临床医学院及二级学院同质化管理;怎样衡量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做了深入浅出的解读。赵校长指出全国医学院校水平测试是国家医学考试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也是科学测评学生学业水平,检验学生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情况,反应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各二级学院、临床医学院是办学主体,要树立主体地位及主体意识,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做到全过程管理和全方位监控,将考核贯穿于整个课程学习中,使考核真正成为学习手段而不是目的;在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教学任务的安排、教学评价和课程考核中要调动所有参与者的积极性,发挥考试的反馈与提高功能,促使教师不断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持续改进,促进教学质量的持续提升;各单位要重新梳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形式,以达到规范教学管理的目的。

接下来,教务处处长薛明明就坚持以考促学、以考促教、以考促改的工作目标,详细解读了学校教务处制定的“内蒙古医科大学关于进一步加强临床医学、中医学专业本科水平测试工作方案”及“内蒙古医科大学关于临床医学类、口腔医学、中医学本科专业实施‘三段式’综合考试改革的实施方案”。

相关教学单位负责人及专业负责人对这两个方案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从对方案内容的肯定、命题组卷的困惑,到方案设计的合理性及各专业的个性化定制提出了宝贵的意见。
本次研讨会首次以各临床医学院及相关二级学院为主体进行学校教育教学改革、考试改革的研讨,有效激发了各单位参与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积极性,促使各单位在承担教学任务和学生管理工作的同时,进一步强化了办学主体地位意识。